10月31日,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教授应邀作客我校省身讲堂第150讲,作题为《侠与义——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保护韩国义士风云录》的学术报告。党委委员、副校长张琦主持报告会。

张新科围绕“侠与义”主题,生动描绘了抗战时期中国民众救助韩国义士的历史图景。他从1932年“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切入,讲述了韩国流亡政府领导人金久等义士的抗日壮举,并结合创作小说《铁语》期间走访上海、嘉兴、杭州等十二座城市的所得,生动再现了以褚辅成为代表的中国爱国人士长达十三年掩护韩国义士的感人义举。

张新科深刻阐释了“侠”与“义”的精神内核。他指出,“侠”是扶弱锄强的铁血精神,“义”是大仁大义的担当情怀,二者共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亲仁善邻”“厚德载物”“天下为公”的精神品格。他强调,这段历史所蕴含的“侠义”精神对当今教育及青年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勉励青年学子在复杂的国际思潮中明辨是非、坚定立场,将个体“小我”融入国家民族“大我”,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张新科对大家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如何应对历史偏差、“侠义”精神在当代社会的践行等问题给予了深入细致的解答。
报告结束,张琦代表学校向张新科赠送省身讲堂纪念杯。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刘晓侠老师表示,张教授的文学创作经历给予她深刻启发:“张教授坚持每日写作、锻炼身体、阅读纸质书籍并广泛参与实践交流,这些习惯共同构筑起事业成就的重要基石。青年学子也应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在不同阶段专注读书、写作与思考,终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张教授的讲座让我对‘侠义’精神有了全新而具体的理解。”汉语言243班张凯同学表示,“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蕴含在历史细节与人性光辉中的伟大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传承这份精神,勇于担当、乐于助人,为构建更加公正友善的社会贡献力量。”
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我校师生代表近400人参加活动。
张新科教授是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领域的杰出代表,全国一流专业(汉语言文学)带头人。作为江苏紫金文艺英才、首届“海外文摘”文学奖获得者,他实现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教学成果奖、紫金山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和新闻出版政府奖五大权威奖项“大满贯”,被誉为“中国当代重大红色革命和谍战题材创作领军人物”。其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与话剧,影响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