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至9日晚,四集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在央视陆续播出,嘉兴大学师生第一时间通过电视、新媒体平台等收听收看,迅速掀起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专题片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科学真理价值、强大精神力量和博大文化情怀,让人深刻领悟到文化的强大力量,将立足推动文化建设与科学研究、铸魂育人、传承创新等深度融合,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嘉兴大学党委书记 沈希
《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足迹深入溯源,用一系列珍贵的历史镜头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领导和推进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全方位展示了20年来浙江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非凡的政治智慧与博大的文化情怀,更加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高校肩负着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我们要主动肩负起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高校的政治担当,以走在前、做示范的姿态,争当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排头兵,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坚定不移沿着“八项工程”指引的文化之路阔步前行,带领全校师生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新时代立德树人机制,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奋力开创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传播新局面,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高水平文化强省注入强大动能。
嘉兴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张琦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为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明确方向。多年来,嘉兴大学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文化使命,充分发挥嘉兴“两个文化源远流长”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文化德育模式创新与实践,牵头组建文化育人联盟,持续汇聚校地协同育人合力;顺应时代需求开发“禾灵儿”智能体与文化资源图谱,推动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培根铸魂的鲜活教材;结合大学生成长规律建设“虚实融合”文化育人空间和“1+N”文化类通识课程矩阵,推动文化浸润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面向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开放式协作平台汇聚文化德育合力,以定制化课程体系提升文化德育实效,以数字化赋能渠道拓展文化德育空间,全面打造新时代高校文化德育的嘉大样板。
嘉兴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 王火红
观看了《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专题片,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力量,在于它既是滋养个体心灵的精神甘泉,也是凝聚民族意志的牢固纽带,在于它既是我们赖以辨识自身的密码,也是我们自信走向未来的底气。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我们将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自觉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真正理解透“两个结合”的思想真谛,真正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汇点,以更加自信、从容、创新的姿态,推进“文以立心”“文以载道”“文以兴业”“文以化人”,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与有利文化条件。
嘉兴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彭冰冰
观看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后,我深受震撼并倍感振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真、情、实、意”要求,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清晰方向:以“真”铸魂,坚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以“情”聚力,秉持家国情怀,服务人民;以“实”谋智,推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意”求精,努力创作传世之作。作为一名高校社科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将学术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强化有组织科研,组建跨学科团队合力攻关重大项目;致力产出更多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学术成果,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嘉大力量。
嘉兴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童建华
观看专题片后,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磅礴力量与深远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为文化建设照亮前行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并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以文化力量助力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文法学院将充分发挥浙西文化研究中心、朱彝尊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优势,深入挖掘嘉兴地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识,助力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嘉兴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嘉兴市文化特派员 张新克
观看《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后,我深受触动,使我深深认识到文化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在这二十余载里,浙江在文化建设领域成绩斐然,得益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浙江省组织各种力量对宋画、大运河、良渚文化等文化遗产采用了极具智慧的保护与传播方法。作为一名文化特派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定践行将优质文化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的使命,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让文化浸润基层的每一个角落,让社区居民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参与文化活动,让文化的雨露滋润民众的心田,为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贡献自己的力量。
嘉兴大学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嘉兴市文化特派员 陈荣军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历史文化的研究方面,我近年参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中心、朱彝尊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工作,对文化艺术领域的嘉兴名人项元汴、朱彝尊等展开研究,并把研究的成果用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承担了“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展的讲解工作,担任朱彝尊故里镇中村的文化特派员。我将立足岗位,努力讲述诗画浙江,书写活力浙江,描绘美丽中国。
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师,嘉兴市文化特派员 顾丽娟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文化特派员,在观看《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专题片时,内心充满了力量和使命感。片中“八项工程”从蓝图化为现实的壮阔历程,正是我们每日躬身实践的生动映照,有幸参与这一实践,我深感骄傲。在沈家弄村的文化礼堂,我为村民带去了“益艺同行,“音”你而来”的美育教育项目,涵盖了文艺演出、艺术培训、文化讲座、民俗活动,组建“童声同行”童声班、沈家弄村百姓歌咏队、舞蹈队等群众文化活动平台,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与力量。未来,我将继续以“八项工程”为航标,坚持文艺同行,让音乐艺术之花绽放于乡野,让文化具象化走向人间烟火,让居民一起去感知和获得文化的巨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231班 陆健成
认真观看专题片后,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大地的生动实践与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擘画实施的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既是对历史文脉的守护,更是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从良渚遗址保护,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二十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文化建设成就斐然。作为新时代研究生,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主动从浙江实践中汲取经验智慧,努力成为文化强国的建设者和奋斗者。